
精華重點:
1.主持人與節目背景
節目名稱:《續幕:永續職涯 X 減碳趨勢》
目標:介紹不同的永續工作機會
主要聽眾:年齡20-40歲,男女比例3:7
2.節目內容選材來源
主持人的個人興趣和電子報閱讀
聽眾透過IG和社群活動的回饋
最受歡迎的內容包括iPAS認證和11種永續工作介紹
3.永續議題觀點
對於企業漂綠現象的看法:
區分無知和故意誤導兩種情況
認為無知但願意改進可接受,故意誤導則不可取
關注歐盟《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
討論生物可分解塑膠、碳中和等議題
4.農業食品業趨勢
關注植物性蛋白發展:Beyond Meat、Oatly
關注實驗室蛋白培養技術
推薦台灣隨緣素食產品
5.Podcast經營經驗分享
需要多平台內容曝光,因Podcast缺乏自然流量
強調定期更新的重要性
內容包括來賓訪談、溫盤理化課程、技術介紹
6.推薦永續企業與案例
最喜歡的永續案例:Zipline無人機送貨
推薦的國內永續企業:RE-THINK、REnato Lab
7.社群經營
目前正在經營永續人社群
節目精神:幫助大家看到更多永續職涯可能性
ESG職涯,永續職涯,永續工作機會,永續轉職,ESG就業,永續人才,iPAS認證,RE-THINK,REnato Lab,Beyond Meat,Oatly,Zipline,綠色轉型,漂綠,碳中和,生物可分解塑膠,植物性蛋白,實驗室培養肉,永續農業,溫室氣體盤查,永續顧問,ESG管理師,碳管理師,歐盟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iPAS認證,溫室氣體盤查,碳中和,漂綠
逐字稿:
子昂:哈囉,歡迎收聽格外農品格來聊,我是子昂。那我想我們的聽眾應該對於永續的這個觀點,還有永續的議題都不陌生,因為我們常常跟大家聊。所以我們今天打破同溫層,我們請到一個超級專業的來賓來跟我們聊一聊,就是Podcast節目《續幕:永續職涯減碳趨勢》的主持人阿薛。
阿薛:哈囉大家好,我是阿薛。不敢說自己是非常專業啊,因為我也是一個菜鳥,所以就是和大家在學習中。那我本身呢?平日白天是在研究單位擔任化學工程師,那晚上呢?就是在經營這個Podcast《續幕》。永續的「續」,開幕的「幕」。這個Podcast呢?主要就是介紹跟永續相關的知識,那最近呢?就比較要鎖定在職涯這個相關,因為主要是看到說欸,大家對這一塊比較有興趣,所以目前專注在做永續的職涯發展這一塊的內容介紹。
子昂:可是我想問一下阿薛,就是說,欸,為什麼剛剛講說你平常白天的工作就是在研究單位,那為什麼你還要做這件事情?就是在自己閒暇之餘,還要關注就是職涯?難道是你在覺得欸有沒有更好的工作可以推薦給大家?或者說欸,你自己也在關注更多的譬如說產業趨勢等等的?為什麼會選擇這個題目來做?
阿薛:主要是只是想創一個Podcast,主要就是想要去讓自己可以讀更多的書,因為畢竟永續這個題目就非常的多嘛,那我工作接觸到的只是一小塊,所以希望可以透過Podcast我就去逼自己讀書,然後再跟大家分享,就是促成這樣一個自我學習的循環。那那時候也想要透過這個Podcast去認識很多人,覺得我對於認識永續領域的新朋友蠻有興趣的。那後來專注在永續職涯這一塊,就是因為大家對這塊有興趣。那我自己其實就是我節目的聽眾,就是我錄Podcast,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這個「興趣」,因為我自己就是一直在探索究竟要怎麼樣去開展自己一條永續的職涯。所以嗯,就會想要邀請很多不同領域的永續領域的來賓來介紹他們的工作,一方面也是讓我可以看到更多種不同的可能性,或許就是我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
子昂:嗯,喔喔,我就會把有趣很像是你自己的讀書心得的感覺,對不對?也一方面督促自己去讀書啦,一方面也整理出自己的一些心得,然後也分享出來,這樣子。對。好,那我我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那永續職涯或者你另外一個題目叫做就是減碳趨勢嘛,那這個其實它的範圍也蠻大,而且其實是未來台灣也持續都在關注,有越來越多這樣議題出現。那我想問一下說,你怎麼選定你每一集要聊什麼?然後你有什麼就是靈感來源嗎?怎麼發想?比如說看新聞啊,還是什麼搜尋關鍵字排行榜啊,還是幹嘛?還是在上班的時候,就是工作之餘得到的靈感?就是你怎麼去鎖定這個主題?
阿薛:對,這個節目內容的話,我覺得大概可以分成兩塊。第一塊就是我自己有興趣的,那我現在比較有興趣的可能是一些減碳技術類的東西,就是因為上班就是很常會接觸到這個嗯,最新的減碳技術啊等等。那我們公司也有很多這種實事的電子報,就是它會幫你整理好,那你每天早上打開Email,你就可以稍微瀏覽一下。那所以透過這些來源就可以學習到很多這方面的資訊,所以這個也可以透過這個Podcast去跟大家分享,就是我自己有興趣的部分。那第二部分就是聽眾有興趣的部分,就是我又透過IG粉專啊,或是實際跟這些聽眾們聊聊,就是有一些比較熱心的聽眾他們會很常傳訊息給我回饋等等,所以就可以知道他們這些最近有遇到什麼樣的困擾,所以就可以針對他們這些困擾去設計我這個節目的內容。所以主要就是我自己有興趣,跟大家有的這個需求,所以自己收集大家意見跟自己想的。
子昂:OK,那我問一下,因為我很好奇欸,就是《續幕》的聽眾組成是長怎樣?就是我很好奇說,關注這個永續職涯的聽眾,他是欸,他到底是剛畢業想要找工作的同學呢?還是說有一些人搞不好是已經要屆齡退休了,尋找自己的夢想,我想找一個永續的工作,搞不好之前工作很辛苦,我現在想要真的自我實現的大哥大姐是這樣子嗎?還是同學居多?我不知道你跟我分享一下。
阿薛:我因為就是那個Podcast後台可以看到一些數據嘛,然後年齡的話,大概是二十到四十歲是最多的。那其實這個我們嗯,就是我剛才有另一個朋友有進一個永續夥伴,永續人的這個社群,那在裡面也辦了很多的活動,那我們來參加我們活動的這些人,其實大概的年齡分佈就是二十到四十歲左右的學生啊,上班族。那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是男女比,這個比例差不多就是嗯,三比七,就是女生佔七成,男生占三成。這個比例不管是在IG的粉絲後台數據,還是說來參加我們活動的這個統計都是差不多接近這個黃金比例,覺得這個現象很有趣。這可能就是可能女生關注這個議題比較多,然後這個比例就剛好不管在哪裡看到的都是三比七,我覺得嗯,我要再研究一下為什麼,這真的很特別。
子昂:可是其實你因為你妳自己是就是就是這些比較生硬的題材,對不對?我覺得你有時候聊到一些比如說化工啊或永續的一些技術,欸奇怪,女生會對這個有興趣嗎?為什麼男女比是這樣子?我好好奇喔。對不對?
阿薛:但我覺得從自己可能大學開始參加環保相關的社團啊,然後去實習去這些永續參觀的工作實習,我覺得在這邊遇到的人真的是女生都比較多,可能就真的是女生比較容易會對這些議題有興趣。對,就是從自身觀察來解釋的話,好像真的是覺得有時候有時候一些活動,怎麼淨灘活動,好像也是女生比較多,對不對?
子昂:對,我覺得是,就是對。但我是課程,但我覺得我在這裡面算是少數族群啊。所以男生要多加油,反而是女生比較注重永續的這個議題。對,真的看起來是看起來是這樣子,就是覺得我身邊的男性朋友確實是很難把他們想像會對這些議題有興趣,他們他們在意的可能就是是戶外運動啊、手遊啊之類的嗯,總很中二。
阿薛:是是恩對,就是很那個很傳統男女會在意的這些立體化。
子昂:OK好,那剛剛跟大家聊了一些就是前面的一些一些一些數據跟分析,那我想直接就就問一個問題好了啦,讓大家知道說欸,到底什麼是永續職涯?或者是或者是減碳趨勢到底《續幕》在聊些什麼?我想直接問就是請阿薛告訴我們,你覺得你哪有哪一集是你覺得特別受聽眾歡迎的?裡面有什麼故事?就把這個把那個牛肉都端出來告訴聽眾說這裡到底有什麼好聽的?看能不能吸引大家過來聽一下好不好?
阿薛:嗯,我會回答兩集,因為第一集吃流量最高,但我不是很愛的一集。第一第一名的叫做,是我分享去考一個永續證照考試的心得。建議這樣,就是那個證照考試是去年經濟部和應該是經濟部經濟部跟工研院合辦的一個永續相關的證照,那他就吸引了很多人,就是想要跨境這個領域的人都會思考說是不是要去先考這個證照,所以我在他一半那個證照之後就去考了對考試,然後把我考試的這個經驗分享成一篇文章,跟這集Podcast。那後來呢,就很多人對這有興趣,所以這一集的流量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去年年度統計這節收聽數大概是嗯,一般平均收聽數的六七倍吧,對,所以這一集的那個鶴立雞群,但是我覺得做這題很沒有成就感,因為他就不是一個有趣的東西,只是教大家怎麼讀書準備考試而已。那第一集我想分享比較有趣,然後收聽也蠻多的一集內容是我去介紹了寫一種永續相關的工作。嗯,對,這一集的話,是我在這其實是我Podcast的第一集,然後也對我文章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我去把跟永續相關的工作分成了十一類。那會想要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我去年在欸前年前年在自己找工作的時候,這一則很想看到這樣子的文章分類整理,因為我自己就是想找永續相關的工作,但不知道到底有哪些?那我一直找這種文章其實都找不到,所以我後來就是把我在所有收過有趣相關的工作去做成這個分類,然後就寫成了。這篇文章非常的長,那寫出來之後就發現欸,大家其實對這這篇文章很有興趣,就是可能就達到跟我一樣的人他們的痛點這樣子。所以這篇文章是寫給我自己看,然後也同時滿足很多人的需求這樣子。
子昂:我,我覺得蠻蠻合理。首先我先跟大家講,如果大家有聽《續幕》,就真的是可以從這個十一種永續工作開始聽,我覺得這個蠻蠻不錯,我想阿薛自己也應該有蠻有共鳴的啦。那當然第二個那個那個iPAS的考試真的喔,那個就很很很實務導向,對不對?大家就是很功利的需求,可能就是真的為了為了這個需求,我想也是有這種人沒關係,那這兩端都這兩個都很好,但如果你是對永續職涯有興趣,我覺得先去了解永續工作有哪些種類,我覺得蠻有趣的,會讓大家啟發到一些東西這樣子。好好,那我我我我再接著問一個問題,好不好?就比較尖銳了,我可以問一個尖銳的問題?
阿薛:好,我試試看。
子昂:就是有有有時候我看一些就是節目,在聊永續職涯或減碳趨勢,我覺得講的都蠻就是很我覺得是鄉愿啦,或者是說欸,大家都好好棒棒這樣,但其實就我們自己來看,我會覺得有一些案例是真的永續是真的減碳,但是有一些就是大企業他漂白漂白啊,他明明有排放廢水,但是花一點錢在漂白漂綠,然後甚至於很多企業跟我們做這樣的合作,他以我們也會去調它調查他的背景,他現在在幹嘛,所以我我覺得以學理來看的話,你覺得像這種漂白考慮的作法你你你你怎麼看待他們這樣做?然後你怎麼樣去保持中立?然後或者說你覺得欸好棒棒,只要有在做就好了?還是說你覺得那種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就是發自於本心,真的誠心誠意願意要做永續這件事情?這個因為現在金管會也開始要求嘛,所以說實在一半一半啦。所以你自己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阿薛:我覺得要聊這件事情呢?先去瞭解說一間公司他們的譬如說他們永續報告書,或是他們揭露這些資訊是是怎麼生產的。那主要就是有一個窗口,就是比如說這間公司裡面的ESG的管理師,他會跟各部門去蒐集這些各部門曾經做過的跟永續相關的行動的資訊,或是這個結果的數據,然後他們收集過來。那數據收集要變成一份永續報告書,中間就是需要經過這個文字的轉換,就是簡單來說,就是寫作文啦。所以大家知道說你要寫作的難就是要寫的對文藻詞句都非常優美,然後或是說你做到做了三分寫成七分之類的,所以你就可以知道說這個過程是一定程度的會把這些做的事情誇大一點,那當然就是為了讓公司的形象看起來很好,那每一間公司一定都會多少有點誇大的成分。所以前年歐盟就開始要推了這種漂綠的規範,他叫做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好,大家看我唸得那麼快就知道說我對這個指令其實不少啊,但如果你真的你內心有這樣企業票率的疑問的話,你可以去研究一下這個指令,那歐盟一旦推了過幾年,這個其他國家一定會開始跟上,所以大家就不用擔心說欸是不是都沒有再管這件事情,像是在不久的將來,政府一定會開始在這方面去打擊票率。嗯,那在目前呢?如果你要自己去看待企業漂綠這件事情的話,可以有什麼樣的心態?或者說怎麼樣辨別?就是就是這確實是一個很困難的題目,因為大家都是用用盡心力在寫出一篇很好看的作文,那你要拆解他作文,然後回歸到他的真實做了哪些事情,當然就是特別難嗎?因為就是永續管理師他們用盡心力在包裝,那你一定也是要付出一樣的努力才能把這個包裝拆開來看到裡面的這個真實的樣貌。所以一般消費者很難直接去看這些企業算出來的之外出來的東西,然後就知道說欸這間企業到底有沒有做到或者說他們有沒有在漂綠。那這邊就是就是變成要是大家都要培養這相關的概念就。比如說大家都知道這些大家在提的這些框架啊。譬如說治療嗯生物多樣性或是說淨零這些詞到底代表的意思是什麼?那大家一旦基準被拉上來之後呢?企業就會知道說欸他們在寫一些這種呼嚨的話已經騙不過消費者,所以他們可能就意識到自己要真的開始做一點事情。所以我覺得最根本的解法是,大家都要去培養這些永續的概念,可能變成國民基本要痾國民基礎教育的裡面會上到課就是一個方案。那如果你是現在呢?就是要怎麼樣去辨別企業到底做的真的假的,可以是去看很多本不同的永續報告書,比如說你要看一間嗯零售超市好了,那像家樂福或是說統一,真的他們一定都有永續報告書去比較看到底大家寫的這個詳細度如何,那詳細度就可以看出他們到底是不是有做,比如說有一間企業說他們為了符合的SDGs某個目標,然後就做了這樣的事情,然後就這樣一句話結束,這聽起來就很唬爛,他沒有一些詳細的數據或是說那如果另一間企業是寫說為了回應這個嗯氣候行動,然後這間企業之間零售商去推出了這個惜食活動,就是賣不完的東西打折優惠,或是送給基金會等等,那最後送出了幾份達到了多少的效益,那明年會怎麼樣改善,你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兩種寫法就差很多,他只要能寫得越詳細就代表說他可能真的就去做這件事情,然後也實際達到一些效益。所以我們一般消費者可能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比較很多家不同的報告書或是他們公佈出來的資訊,看出這個詳細程度的差異,然後就可以看說欸這間企業雖然有寫,但是寫的不詳細,那有可能就是他吃未來要做這件事,那就先把現在把他寫進來就可能造成這個漂綠的嫌疑,不了解我。
子昂:我覺得這很像媒體識讀,對不對?就是開始要自己要開始有一些瞭解,建立自己的一些認知才不會被騙這樣子慢慢開始了。
阿薛:對,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媒體識讀了一塊,這個就不僅限於有些可能全部你從外界收集到這些資訊都應該有這個媒體識讀的能力去看說資訊是真的假的,或是說有人在隱藏什麼東西,如果你具備這樣的能力的話,相信大家就比較不容易嗯被這些考慮的企業欺騙。
子昂:那接下來,我來問一下就是,我跟因為我們是格外農品嘛。所以我想要問一下就是欸就是阿薛,你在這個節目裡面有沒有推薦過農業的一些永續的案例?
阿薛:我的Podcast的話呢?有一集就是在講永續農業這件事情,就是那時候是這個是有一個讀書會,就是邀請了一些碩士生大家一起來讀書,分享他們那個領域的議題。那這個這集就是有一位生工所的同學,對啊,就是剛好看到這篇論文在探討說欸到底有機農業是不是真的是最好的永續農業呢?那這篇論文就是開啟了這個討論啦,因為它也不代表一定是完全正確,那他這個主要討論的就是說有機農業,他雖然對自然環境是友善的,但他能不能去符合我們這個人口增加後對於這個糧食的需要程度?因為有機農業他不噴灑農藥,所以就無法避免的,一定會有一些被蟲吃掉啊!或是說他的話像化學肥料,那這個作物可能就長的沒那麼的大顆,所以有機農業也能種出來的產量大概是慣行農業,就是原本這種撒肥料灑農藥的這種農業的八成而已。那如果我們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那又要全部都改成有機農業的話,是不是可能會造成這個糧食供給不足?或是說為了要滿足大家的這個糧食的需求就變得是要開發更多的土地來種田。這樣,所以有機農業在這篇論文探討說,他可能不是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那他論文是想要去帶起這個討論啦,就是他也沒有提說到底要怎麼做比較好,因為這塊我還不是很熟,就是保留給大家自己去想像。
子昂:很好很好的討論,其實確實有機農業,當然大家覺得對環境好,但其實就覺得商業端來說,或者就整個整個貿易運作來說,不見得會真的比較有可能像台灣叫做有機農業,可能很多的資材會來自於碳排放里程比較高的地方來的資材,這其實也也是本末倒置。好,那我問一下就是說欸,那你有沒有覺得台灣或者欸,有沒有國外好的案例或者說趨勢可以讓台灣的農業或者說食品業來來來學習或跟大家分享?有沒有新的趨勢?台灣這邊比較需要Follow上的?
阿薛:嗯,關於這些國外案例啊,或是是我這邊想到的就是,我本身會比較有興趣的是植物蛋白這個產業。就是因為我本身是吃素的,所以對於這些蛋白質的補充就會特別在意,因為次數蛋白質就比較少,所以就要特別去吃一些比如說高蛋白啊,或是你要多吃一點豆腐雞蛋去滿足你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質。那最近大家應該很常聽到這種植物肉,就是這植物肉在還有好幾年前就已經在國外有先推出這樣的產品,比如說國外的Beyond Meat,他就是用大豆蛋白吧,去做出類似漢堡排的東西,然後這個口感跟顏色都是跟真的肉非常像的,所以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沒有辦法不吃肉的人,轉而去購買這樣的植物肉,然後他可以吃的開心,但對地球的負擔也比較少,因為大家知道說養牛羊啊,他們會產生很多的溫室氣體,那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非常的嚴重,那如果可以用植物取代你所需要的肉類的話,那這個一方面是減碳,另一方面你自己也不會太痛苦,因為不吃肉真的是蠻痛苦的。這個我深有同感,我也是大概三四年前才開始吃素,那到現在其實還是會有這個想吃肉的衝動,但就是必須要忍住。所以如果未來真的能大力的推動這些植物的蛋白質,包含植物肉,或是什麼新豬肉,他們都會有一些類似的例子證明。對,如果真的是能做到口味好吃的話,那我相信大家都可以無痛轉換,就不用說特地說你就是要吃素才能救地球,因為你直接去用這些取代性的肉類就可以達到這個減碳的效益,我覺得這個是我非常期待的一個產業。
子昂:嗯,嗯,確實我覺得這可能是未來蠻蠻蠻大就不管是就比如說我們那個經濟動物的那個對他的倫理來說,或者他的動物福利來說,或者是減碳來說,這個都是蠻好的一個趨勢,應該要做到啦。只是說我有時候覺得吃素的朋友蠻辛苦就,是,就是是真的,因為這些東西很多都有添加物,我自己都覺得哇,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天然嘛,可能現在還沒有辦法對不對?還是很多添加物進去,必須讓他有鏈結之類的產出。所以最大犧牲自己的身體就是這個。
阿薛:提到一個很關鍵的部分,這比Beyond Meat或是給大家國外這些植物肉的公司,他們後來其實都有蠻多爭議的,因為大家可以想像從一個大豆像做成像肉的口感,他一定是有很多加工的程序,或是說你要加很多的天假期,那這個東西就是高度加工的食品,那這這有違了我們平常大家講說要吃天然食物啊!原型食物這樣的概念,所以這個東西雖然他低碳,但是他的對身體的負擔可能蠻大的,因為它就必須要用很多的添加料啊等等的,所以這個部分就是有需要有待改進的部分啦。沒有去沒有去好。
子昂:那剛剛阿薛說叫我分享一個東西,可能大家比較沒有聽過的就是我大概去年吧。我去聽一個課程就是聽到一些新創,有一個新加坡的新創公司在做我,我很喜歡那種東西就是他其實不是那種翻天覆地的大改革,她只要做一點點小事情,可是他會有就是很務實的可以有一個提升這樣子。那我講這個東西就是欸我發現新加坡他們有一個東西就是欸,他有一個新創,專門在進到飯店裡面,大家知道飯店有很多Buffet對不對?比如說早餐也是,或是晚餐有的晚餐Buffet,那他們發現到這個裡面有很多食物浪費,所以有一個新創公司就是跟飯店業者合作。然後他就幫他有一個有一個他們有一個那個攝影機記錄他們每天到的廚餘,然後一段時間之後就給他們一個修正報告,告訴他說其實客人不喜歡吃這個,或者你應該怎麼烹調,你應該怎麼調整,他給他一個修正的一個指南建議,然後他們說他們現在可以進行到就是有進去輔導的這個飯店業者他們一每個月大概可以減少到百分之八的食物浪費喔欸。所以有時候就只是一個攝影機而已,它就是到處理的時候把他拍下來,然後把截圖之後,然後去去做分類發現到欸到底什麼東西被浪費掉這樣子,每個月可以省百分之八。我覺得這個就很簡單,然後這個這個在全世界他現在簽了幾個大的連鎖飯店,我覺得以後變成是一個趨勢,這個蠻有趣的。
阿薛:嗯,我覺得這很有趣欸,這是我對這個減少食物浪費議題就真的很有興趣。那這之前我有自己講過,然後這個大家就可以想像那個吃到飽一定會有很多浪費,因為他就是要讓你吃到飽,不能有一個東西不可能有什麼幾道菜沒了啊,這一定會生氣。身為一個消費者。
子昂:對對Buffet要充足,就必然會有很多浪費,然後透過這個簡單的舉動就可以減少,因為這邊可能可以補充就是因為去倒廚餘的都不會是這些廚師吧。
阿薛:對對對就不會知道說自己煮出來的東西哪些大家愛吃,哪些大家不愛吃,所以透過這個攝影機就可以產出一份報告給廚師看,推薦他們下次要做什麼樣的菜,我猜可能背後的原因是這樣。
子昂:對對對對對,所以廚師可能會很傻眼欸,我應該會有打擊,但沒有辦法就是事實,你要讓他知道OK。
阿薛:對,大部分可能自己很有可能內心受創。
子昂:其實接下來一個環節,我想要跟阿薛快問快答一下。快問快答就好,我們講,因為我相信有一些東西可能在你你的節目裡面已經有答案,對不對?可以讓大家去找這個答案在哪一集,或在哪一邊聽,對不對?可能要對對所以我們不要不要不要讓大家吃到飽,要讓大家有一個那個有沒有就是搔到他的癢頭就好了,搔到他癢頭好不好?
阿薛:好好好,那我問一下一半就好啦,對對對你覺得最棒你最喜歡的永續的案例是什麼?國內國外都可以你舉一個案例。
阿薛:我要回答一個無人機送貨的公司叫做Zipline。他是一間美國的新創吧,就是他們目標就是要無人機去送貨,那他一開始是在非洲盧安達對這個小國家去推這個送醫療物資,因為他們當地就是缺乏這些交通的基礎建設欸。好,那我稍微講反正就是,我覺得這個無人機送貨是一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案,他又減碳又低成本,然後又快又不用這些交通基礎建設的要求,那個就是一個劃時代的革命,所以我覺得這個是我目前看到最愛的一間永續相關的解決方案,覺得就跳躍吧。像盧安達的人可能馬路都沒有建好就不要就直接空中就好了,對不對?
子昂:對就不用等那個政府還要花個幾年之後把路蓋好你才能送貨,這個等到大家都可能那個病人天荒地老來不及了。
阿薛:對啊,所以他們這個真的是這叫什麼破壞式創新。
子昂:對對對是我很期待的一個未來的發展,而且這個在城市其實也很需要因為程式就很多這種痾交通擁擠。
阿薛:對對對對對對那你又加了很多這些外送員進去就只會比惡化這個交通堵塞的情況,所以如果全部改成比如說無人機送外送送生鮮食品,所以我覺得真的是再回到剛剛說的用減碳又省成本又解決交通堵塞等等超多好處,而且無人機也不用擔心那個外送員的安全度他不用趕件很危險的無人。
子昂:對對對好啦,他還是有一點缺點就是我目前想得到就是如果我們的城市上有很多幾千台幾萬台無人機在那應該會很吵,而且要破壞我們這個市容就是你往抬頭天空往天空一看,全部都是無人機擋住你的視線,這個你的心情應該就變差,目前想到可能有這幾種那個。
阿薛:好好這個案例,可能在阿薛這邊應該也可以聽得到對不對?對他在我的二十幾集到三十自己去搜尋的好不好?對好。
子昂:那我再問一下阿薛推薦推薦很多的那個永續企業,我相信大家在想說永續的工作,那到底哪裡找?你推薦台灣你最喜歡的永續企業第一件是。
阿薛:環境的非營利組織,環境教育的非營利組織,然後之前就是有跟裡面的人聊過就知道說他們內部就是很鼓勵大家一些新的Idea,或者說大家都是很有熱情,對於環境這個議題有熱情,然後平常也很常一起去淨灘什麼的。對,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夢幻的永續人的職場生活。然後另一間此Really Not Overlap,這這個其實我之前有去實習過,然後那邊的氛圍也是很好,就是老闆就是非常的心態非常的開放,也歡迎你提任何的點子,那他在做的事情就是跟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有關,這又和結合到我自己本身化工的專業,所以我其實也很想要就是他們如果未來成長茁壯之後,或許可以再回去貢獻我自己的那個。
子昂:太棒了太棒,這兩間公司那一定是很真心推薦的。如果大家新鮮人可以把這個列入你的職涯考慮。
阿薛:對這個是我認證過的老師認證過的阿薛掛保證。
子昂:好我盡量認真。好那我問一下阿薛,你怎麼形容你的Podcast的精神?你們節目的精神是對。
阿薛:就是我們後來逐漸找到這個著重在永續職涯這一塊。那Podcast的精神就是希望可以讓大家看到更多種不同的永續職涯的可能性。因為大家目前要進永續領域,可能最先想到就是企業的永續專員或是永續顧問這兩種職位而已,但其實很多公司很多企業同時在做相關的事情,只是不是掛一個永續的抬頭就,比如說格外農品就是在這個農業農產品這邊去努力,那他也非常的跟永續有關聯,只是大家不一定會看到,所以我希望可以透過我的Podcast去幫助大家看到更多種不同的可能性,也真的挑到自己比較適合的領域去發展這樣。
子昂:好,那我們今天很感謝阿薛。然後我也要特別就是宣傳一下欸,我們有一集格外農品到《續幕》這邊受訪的節目,這邊大家也可以過去這個《續幕》那邊聽一下齁,裡面也有很多的故事喔!其實其實我們自己在我們節目都還沒講過的故事,在阿薛這邊已經先跟大家分享了喔,所以大家可以過去聽一下,然後我們也有一些環節讓阿薛也宣傳一下自己有沒有最近有沒有什麼一些新的進展或者關注的事情。
阿薛:嗯,就是現在比較想宣傳的感謝我們在今年的這個永續人的社群裡面,就是有很多想要進入永續領域求職的求職者,還有已經在這個領域的永續從業人員,目前就是大概有快六百位的人在裡面,那我們接下來也會想要在裡面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說舉辦交流啊,或是舉辦大家這些分享之類的,所以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把這個連結截止啊,這邊丟資訊欄。
子昂:好好沒問題資訊欄我會放上去。對,就是讓大家知道大家都加入永續人好不好?好感謝非常感謝。好,那我們今天就很謝謝阿薛,然後感謝大家收聽格外農品跟他聊,那我們固定每週五更新,然後歡迎大家訂閱收聽,然後留言分享,那也記得有更多其他一樣好的一樣在這個永續領域努力的人或節目或什麼我們都給他關注,所以再次也要推薦一下,讓大家過去聽一下《續幕》,然後他卻可以Google《續幕》,繼續的「續」,然後那個那個開幕的「幕」,《續幕》就可以到阿薛的節目這邊去收聽,然後記得要訂閱哦,訂閱一樣訂閱分享,那我們今天就再次感謝大家,謝謝大家收聽喔,那我們下次見囉,掰掰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