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search
icon-search

《格外農品格來聊》EP79 關稅衝擊下台灣農漁業的挑戰與應對

《格外農品格來聊》EP79 關稅衝擊下台灣農漁業的挑戰與應對

精華重點:

1.背景:

  • 美國因與台灣的貿易逆差(2024年台灣賣給美國1163億美元商品,但只買了424億美元)對台灣施加關稅壓力 。 
  •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後降至10%,並給予90天談判期 。 
  • 美國希望台灣減少對美農漁產品出口,並增加購買美國商品,包括農產品 。 
  • 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也面臨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的壓力,加劇市場競爭 。 

2.主要挑戰:

  • 關稅增加導致台灣農漁產品價格上漲,降低競爭力 。 
  • 台灣主要農漁產品如蝴蝶蘭、毛豆、吳郭魚受到影響 。 
  • 美國農產品如稻米、小麥、玉米、大豆,以及其他產品如牛奶、豬肉、牛肉、雞肉等,可能增加對台灣的出口,對台灣農民造成競爭壓力 。 

3.主要農漁產品的挑戰:

  • 蝴蝶蘭: 出口值高,但關稅增加成本,可能導致美國買家轉向其他國家 。 
  • 毛豆: 關稅使其價格上升,可能影響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 
  • 吳郭魚: 關稅增加使其在美國市場價格上升,面臨來自越南、印尼等國的競爭 。 

4.應對策略:

  • 開拓新市場: 例如,蝴蝶蘭可銷往日本和歐洲,毛豆可銷往澳洲和中東,吳郭魚可銷往東南亞和非洲 。 
  • 打造品牌優勢: 強調台灣農漁產品的獨特性,如蝴蝶蘭的「台灣有機蘭花認證」、毛豆的「非基改、健康首選」、吳郭魚的「永續養殖」等 。 
  • 利用新行銷管道: 例如,發展電商通路,以及參與國際展覽等 。 
  • 政府補助: 農業部提出180億元因應計畫,補助農民應對挑戰 。 

5.國際經驗:

  • 日本: 補助農民、推廣農產認證,但也增加進口美國米 。 
  • 韓國: 發展數位行銷、推廣有機農產品,但也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 。 
  • 越南: 發展低成本養殖技術、爭取關稅優惠,但也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 。 


美國關稅,台灣關稅,貿易逆差,對等關稅,關稅影響,農產品出口,農產品進口,貿易政策,蝴蝶蘭,台灣蝴蝶蘭,毛豆,台灣毛豆,吳郭魚,台灣吳郭魚,台灣米,越光米,農產品品牌,農產品行銷,農產品電商,有機蘭花,非基改毛豆,永續養殖吳郭魚,台灣農產品外銷,台灣鯛,農業部補助,農產品認證,冷鏈運輸,電商營運,品牌行銷,市場開拓,Costco農產品,國際食品展,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價格競爭力


收聽連結


EP79  關稅衝擊下台灣農漁業的挑戰與應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場

子昂:大家好,歡迎收聽《格外農品格來聊》,我是子昂!

雅文:我是雅文。今天我們要聊一個影響農漁業的大話題:美國關稅政策對台灣的挑戰,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

子昂:沒錯!美國說我們的貿易逆差太大,2024年台灣賣了1163億美元的商品到美國,但只買了424億美元的東西。他們不高興,先是喊32%的關稅,現在降到10%,說90天後再談。這對農漁民意味著什麼?簡單的說,美國希望我們少賣點農漁產品到他們那邊,同時多買他們的東西,像石油、飛機,甚至Costco貨架上的蘋果、杏仁、阿拉斯加鮭魚。更麻煩的是,其他國家像日本、韓國也得買更多美國農產品,競爭更激烈了。

雅文:聽起來像全球農漁業都在跑同一場比賽!今天我們會聊台灣的蝴蝶蘭、毛豆、吳郭魚怎麼找到新市場,還要怎麼賣得更好。準備好跟我們一起來解謎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介紹:關稅、逆差與全球壓力

子昂:先來談背景。關稅是商品進出口時要繳的稅,會讓產品變貴,影響競爭力。2025年4月2日,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因為2024年台灣對美貿易逆差高達739億美元。4月9日,他們把關稅降到10%,給90天談判期,但壓力沒少多少,台灣在第一波談判名單,上禮拜已經談完,現在還不知道到底結果怎樣。

雅文:真的,超緊張的!!!!!我先補充一下,逆差就是我們賣太多,像電腦、半導體啦,但買他們的東西太少,對嗎?

子昂:對。美國希望我們多買他們的商品,比如天然氣、石油、波音飛機、軍事武器,還有農產品。你去Costco應該看過他們的Kirkland杏仁、冷凍鮭魚、蘋果乾,甚至美國越光米,這些都可能進口更多。

雅文:越光米?連日本米美國都種得出來?這對我們稻農聽起來有點麻煩。

子昂:不只我們有壓力。日本、韓國、越南也一樣被要求買美國農產品。比如日本本來是台灣米的大買家,2024年進口約3000萬美元的台灣米,但現在美國也推他們的稻米進日本市場,價格更低,競爭變激烈了。

雅文:所以我們不只要跟越南、泰國搶市場,還得跟美國的農產品拚?這下農漁民怎麼辦?

子昂:對,全球都在這場關稅賽跑裡。台灣的農漁產品得靠獨特性、品質和品牌脫穎而出。接下來我們來看蝴蝶蘭、毛豆、吳郭魚的挑戰和出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剖析:主要農漁產品的挑戰(7:00 - 15:00,8分鐘)

雅文:子昂,台灣賣到美國的農漁產品主要是哪些?關稅怎麼影響它們?

子昂:我們聚焦討論三個大宗品項:蝴蝶蘭、毛豆、吳郭魚。2024年,台灣農漁產品出口美國總值約9.35億美元,這三項占大頭。先說蝴蝶蘭,出口美國約2.5億美元,占花卉出口的60%。10%關稅讓一盆蝴蝶蘭成本漲10-15美元,美國花店可能改買荷蘭或哥倫比亞的蘭花,農民訂單可能掉兩成。

雅文:一盆貴10美元,聽起來不多,但如果是大批訂單,農民不就很吃力?

子昂:對,蝴蝶蘭利潤薄,關稅直接壓縮收入。第二,毛豆。台灣冷凍毛豆出口美國約1.8億美元,供應超市和餐廳,像美國人愛用毛豆做沙拉。關稅讓每磅毛豆貴0.2-0.3美元,美國可能轉買泰國或印度的毛豆,接下來農民就得要擔心庫存去化的問題了。

雅文:毛豆是台灣重要的綠金產業,而且台灣毛豆從採收、加工到冷凍只要4-6小時,超好吃的耶,泰國跟印度真的不能比啦,美國人你要確喔!!!那吳郭魚呢?

子昂:吳郭魚是漁業主力,2024年出口美國約1.5億美元,主要做冷凍魚片,賣給連鎖餐廳和超市。關稅讓每公斤魚片貴0.5美元,美國可能就會改買越南或印尼的吳郭魚,成本更低。養殖戶得面臨價格競爭和市場縮減。

雅文:這三個主力都中招了!還有什麼問題?

子昂:進口壓力。美國推更多農產品進台灣,像稻米、小麥、玉米、大豆,還有牛奶、豬肉、牛肉、雞肉。美國稻米尤其麻煩,他們的越光米一公斤只要1.5美元,台灣本地米一公斤3美元,價差一倍。如果進口增加,稻農可能賣不出去。Costco的美國牛肉、雞翅、杏仁已經很常見,未來可能更多。

雅文:如果大有去去好事多常買那些大包裝的美國鮭魚和蘋果乾,感覺以後貨架會塞滿美國貨。還有其他國家的競爭呢?

子昂:對,舉例來說,比如日本本來會買台灣米,但是現在日本也有可能會被要求買美國米,大家都會有一樣的壓力。像米的這個案例,台灣米得跟他們比價格和品質。泰國的米也會有類似壓力,大家都在搶市場。這時候,只有價格優勢、獨特性或品牌強的產品,才能突破重圍。

雅文:即便我們跟日本關係不錯,大家也只能拍拍肩膀抱抱一下,我們知道以後你們得買美國米了,沒關係,台灣可能也不太能買青森的蘋果跟靜岡的草莓了,我們得買美國華盛頓蘋果跟美國草莓了,哭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對策略:替代市場、行銷與品牌突圍

子昂:面對關稅和全球競爭,台灣農漁業有三個策略:開拓新市場、打造品牌優勢、用新管道行銷。農業部2025年4月4日宣布180億元因應計畫,針對蝴蝶蘭、毛豆、吳郭魚推出補助,幫農民應對挑戰。

雅文:180億元聽起來多耶!先說新市場,這些產品可以賣去哪?

子昂:先看蝴蝶蘭。美國是最大市場,但日本和歐洲很有潛力。日本2024年進口台灣蝴蝶蘭約5000萬美元,當地消費者愛高品質蘭花,農業部補助冷鏈運輸,確保蘭花新鮮送到東京花市。歐洲的德國、荷蘭也有需求,特別是聖誕節和情人節旺季。

雅文:毛豆呢?可以去哪?

子昂:毛豆可能可以瞄準澳洲和中東。澳洲2024年進口台灣毛豆約2000萬美元,當地超市用毛豆做健康料理,成長空間大。中東的杜拜、阿布達比對冷凍蔬果需求高,農業部補助農民參加杜拜食品展,幫忙找買家。

雅文:吳郭魚聽起來最難,有沒有新出路?

子昂:有,東南亞和非洲。印尼、馬來西亞,還有泰國,2024年台灣吳郭魚出口印尼約1000萬美元,可以再擴大。非洲的奈及利亞、肯亞市場新興,農業部補助養殖戶開發魚片、魚丸加工,延長保存期限,賣到當地超市。

雅文:新市場有了,怎麼讓買家挑我們?品牌是不是關鍵?

子昂:沒錯。第二招是打造品牌優勢。在全球競爭下,台灣農漁產品得突出獨特性。蝴蝶蘭可以推「台灣有機蘭花認證」,強調無農藥、色彩鮮豔,吸引日本和歐洲買家。毛豆可以標「非基改、健康首選」,訴求澳洲和中東的健康意識。吳郭魚則推「永續養殖」,強調環境友善,吸引國際餐廳。

雅文:聽起來像幫農產品貼上「高品質保證」的標籤。農業部怎麼幫忙?

子昂:農業部補助品牌行銷,幫農民參加國際花卉展、食品展,像德國科隆食品展、東京花卉展,還補助廣告費,讓台灣農產品在YouTube、Instagram打響名號。比如拍一支短片,秀台灣毛豆從田裡到餐桌的過程,吸引消費者。

雅文:行銷管道呢?怎麼把產品賣出去?

子昂:第三招是用新管道。電商是重點,像亞馬遜、阿里巴巴的國際農產品專區,台灣毛豆、吳郭魚可以上架,賣到全球。農業部補助電商運營,幫農民做英文產品頁面和物流。實體管道則靠連鎖超市,日本的AEON、澳洲的Coles高士超市已經賣台灣毛豆,未來可以推蝴蝶蘭和魚片。

雅文:不過,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農產品也在搶市場,我們怎麼確保贏?

子昂:關鍵是獨特性。比如台灣米可以推「在地風味」,強調台灣米的特殊口感或者健康,像是芋香米啦,或者是長纖米等等,跟美國越光米區隔。毛豆走非基改路線,蝴蝶蘭推有機認證,吳郭魚做加工品,像魚丸或魚醬,這些都是別人難抄的優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際經驗與啟發

雅文:子昂,其他國家怎麼應對關稅和美國的進口壓力?有沒有我們能借鏡的?

子昂:有三個例子。第一,日本。他們被徵24%關稅,影響米和海鮮出口。日本政府2025年4月10日宣布補助中小農戶,幫他們賣米、魚、干貝啦到東南亞,還推「日本農產認證」、還有「和食認證」,讓泰國、馬來西亞消費者信任日本品質。但是他們以後也得要買更多美國米,2024年進口量就成長了10%,其實日本的米農壓力也不小。

雅文:連日本米都得跟美國米拚,台灣米真的要加油了!那韓國呢?

子昂:韓國被徵22%關稅,影響泡菜和水果。他們4月8日宣布用數位行銷推農產品,像在YouTube教歐洲人做泡菜料理,吸引年輕消費者。韓國也得買美國小麥、玉米,進口量2024年增5%,但他們靠有機認證和高品質水果,保住歐洲市場。

雅文:越南呢?他們關稅最高吧?

子昂:對,38%。越南靠低成本突圍,4月7日宣布補助漁民升級養殖技術,賣吳郭魚到中東和非洲,還跟歐盟談降關稅。去年他們也買了更多美國大豆、牛肉,進口量增8%,但靠加工品像魚片,還有一些特殊的產品像蝦醬、魚露等等,來保住競爭力。看來大家都在找自己的獨特賣點、找出路,所以台灣也要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尾與預告

雅文:今天我們聊了美國關稅對台灣農漁業的挑戰,尤其是蝴蝶蘭、毛豆、吳郭魚的處境。全球都在應對美國的進口壓力,像日本得買更多美國稻米,台灣也得面對進口牛肉、杏仁的競爭。但透過新市場、品牌優勢和電商行銷,台灣農漁業有機會突圍。

子昂:對!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東京的花店擺滿台灣蝴蝶蘭,澳洲的超市賣台灣毛豆,印尼的餐廳用台灣吳郭魚做湯,這畫面是有機會的!另外,更重要的是,聽眾朋友,我們自己更要支持台灣農漁產品,別忘了多買台灣米、台灣蔬果,支持在地農漁民!

雅文:好,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你喜歡這集Podcast,別忘了訂閱、分享給你的朋友。請記住,《格外農品格來聊》每週五固定更新。別忘了訂閱、留言、分享節目資訊!感謝大家,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子昂:掰掰!


相關商品



上一頁

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
繼續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