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外農品 讓Good will傳得更久更遠
2025-01-14・社內大小事
文字/陳怡樺 攝影/陳郁玲 照片提供/格外農品
「椪柑臉上長了黑斑,像一顆顆小星星,雖然不漂亮,還是一樣好吃喔。」這是格外農品的果醬包裝上的介紹,寫出了企圖翻轉外界對格外品刻板認知的心意。成立於2015年的格外農品,一路走來,感受到消費者對「格外品」的印象不斷改變,如今,大眾對「格外品」一詞早已不陌生。讓我們聽聽格外農品兩位創辦人游子昂與林雅文,娓娓道出其中點滴。消費市場對「格外品」從陌生到理解
「格外品」一詞還未廣泛使用前,消費市場多以「NG 品」、「瑕疵品」或「醜蔬果」, 來稱這些沒有機會上架的農產品。游子昂談到,早期甚至有消費者誤以為,格外品是畸形、不安全的食物。農產品採收後都會根據大小、重量、外觀進行分級,格外農品團隊整理出三種格外品常見的情況,分別是規格不符、賣相不佳、時間不對。約莫2018年夏季起,因已多年沒有颱風、暖冬等氣候異常狀況,導致產銷失衡,香蕉、火龍果、鳳梨的價格屢創歷年新低,甚至崩盤。對游子昂而言,那幾年是格外農品發展歷程的重要轉折年。當時常有輿論:這些食物明明可以吃,為什麼要丟掉?「格外品」的概念,開始植入消費者的心裡。
品牌名稱「格外農品」的靈感源自日本農夫市集,意指「規格以外的農產品」。「這是中性的描述,每個人需要的規格或標準都不一樣。」游子昂舉例,對於購買禮盒等級的消費者需要最漂亮的水果,不夠好看就算是「他的格外品」;對於需要便宜、大量、適合加工的業者,太精緻的水果就是規格以外;一般消費者也會因個別喜好而在選擇上有所差異。
曾有日本研究發現,在日本將格外品導入食農教育課程的學校,校園霸凌事件明顯降低。「蔬果有各種樣貌,同學當然也有高矮胖瘦。」游子昂談到,學生從食物裡理解個體差異,進而影響價值觀形塑,不會隨意嘲笑他人,是互相尊重的學習過程。
「創業初期,曾有公部門長官不諱言指出,格外品是假議題。」現在,游子昂接到許多農政單位的講座和課程邀請,將「格外農品」列入成功案例,推廣格外品可加工處理、減少食物浪費。格外農品團隊也曾接到臨時緊急任務,那一年在高雄那瑪夏,因颱風橋斷,高雄市政府和工研院找到格外農品幫忙,等到交通恢復,金煌芒果就過熟了,因此利用每天中午搶通的一小時,將芒果運下山做成果醬。林雅文談到,當市場供需失衡時,供過於求,根本不是美醜問題,如何分散利用是當務之急。
近年來,氣候異常加劇,「常聽到農友反應,現在的氣候和以前都不一樣,今年的椪柑不少都發生日燒病,因為11月的白天太熱了,柑橘被曬傷。」對此,游子昂和林雅文一方面調整產品標準,另一方面列入食農教育的教材。


突破同溫層 更多企業投入使用格外品
12月初採訪時,格外農品正準備遷廠,將原本分散在高雄和屏東的倉庫和辦公室,遷到高雄市區,廠辦合一,提高效率。「農產品至少須備有產銷履歷,我們會先觀察一段時間,少量合作,實地訪視後再長期合作。」游子昂說,目前固定合作的農友有七位,多為想法和理念相近的二代、三代農,且多為生產面積較大者以及合作社為主,因分級過後的格外品才足夠穩定供應。



金鑽鳳梨果醬是格外農品的第一支產品。林雅文說,果型太小不適合祭祀、沒有尾葉,或存放時間短、不耐運輸的肉聲果(聲音悶沉、含水率較高、糖份高,且不耐久放)等,都是鳳梨常見的格外品情況。目前的產品包括由檸檬、百香果、荔枝等含水量高的水果做成麥汁;芒果、鳳梨、椪柑、草莓製成果醬。「七種水果產季正好排滿一年的工作量。」游子昂說,一開始先到工廠和師傅學做果醬, 之後自己研發配方。其中「青皮椪柑果茶醬」獲世界四大美食獎之英國2019 Great Taste Awards 一星殊榮。「記得當時評審說,這一定是對果醬很有愛的人才做得出來。」游子昂說,果醬做工繁複,去籽、水煮殺青、糖漬、冷卻等流程,非常耗時費工。


(首圖圖說:格外農品創辦人游子昂(左)與林雅文(右),秉持「Good Will」信念,將格外品的價值傳達給更多人知道。(陳郁玲攝影)